但笔者的实践经验表明,在了解战略方向概念后,公司老总往往就能够结合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的实际经营情况并考虑到公司的发展需求,就能很快地初步判断出公司的战略方向选择。
2.策划阶段
工作内容:ISO9001体系策划;对原有管理规章制度的适用性评价以及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兼容性评价;(我方独立完成)
组织结构、流程、管理网络策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目标分解和管理方案制订,制定工作计划及分计划。(需双方协商工作)
当然,能否有效实施好这样的增值审核技巧,除了与所遇到组织及其老总的实际情况,如企业本身经营发展实际、老总的个人素质和对问题的领悟能力等有很大的关系外,还与审核员本身对有关战略方向、发展战略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有直接关系。这就需要审核员平常就应积累足够的相关知识。
因为,当人们细心阅读ISO 9001:2015标准时,就会清晰地发现,与组织战略方向有关的条款描述中,标准的设计者使用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技术处理措施(暗置了一个前提条件),即假设任何组织在使用本标准之前都已经有了一个自己特定的战略方向。
为确保及时解决企业的现实与审核需求的矛盾,笔者提出先做一次增值审核,即与*高管理者交流互动,指导企业初步选择确定出自己的特定战略方向。
同时,ISO 9001:2015中从来就无组织的战略方向本身“应”“应当”的要求描述,甚至连“宜”“可以”的建议、允许也找不到。因此,战略方向本身在本标准中并不是作为要求提出,只是作为一种具有对照作用的成员或参考系引入,*担心出现既咨询又审核的禁忌。实施这样的审核技巧,犹如在审核中,审核员有时为了活跃现场审核气氛,临时说些无关审核话题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互动出的战略方向,需要得到公司*高管理者的确认。公司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给各职能部门执行,就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可行的确认方式。
咨询过程展开
1.培训阶段(供选择):
工作内容:以ISO9001标准为教材,结合企业实际讲解,培训及考试。
参加人员:管理人员、工作小组及相关人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上述审核技巧,并不会犯既咨询又审核的禁忌。
在审核实践中,很多时候会遇到企业没有或无明确的战略方向,但是,审核员必须查验与企业战略方向有关条款运行情况的符合性和有效性。